欢迎来到夏礼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电缆组件各环节质量控制

  采购的质量控制,有技术部负责制定《供方评价程序》、《采购控制程序》,内容包括:对具有关键(重要)特性的采购产品,规定适当的控制方式;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以及对供方所采用的控制方法;适用时,对供方大纲或其他大纲要求的确认或引用;满足相关质量保证要求(包括适用于采购产品的法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验证采购产品的程序和方法;向供方派出常驻或流动的质量验收代表的要求。

  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如果需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还应满足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采购项目和供方进行充分论证,论证的结论应经过管理者代表的审批。对供方的要求应在技术协议书或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需要时由检验员负责对供方的产品和过程进行监督和测量。产品经验证、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需要时,对供方的确认将征得顾客或其代表的同意。

  外包过程的控制,由技术部负责识别外包过程,目前公司已经识别的外包过程是连接器的外协加工生产;本公司由技术部负责制定对生产外包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外包单位的体系、过程、人员、工艺文件等应符合本公司《供方评价程序》规定的要求;外包单位的设施应由专人管理,定期维护;关键岗位的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对外包单位产品的验收,按照本公司《采购产品检验规范》进行检验;由技术部和质量部定期对外包厂进行监督管理。考核外包厂的业绩。

  试制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对试制、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作出规定,包括:过程的步骤;有关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达到规定要求所使用的工具、技术、设备和方法;满足策划安排所需的资源;监测和控制过程(含对过程能力的评价)及产品(质量)特性的方法,包括规定的统计或其他过程控制方法;人员资格的要求;技能或服务提供的准则;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新产品试制的控制要求。

  工艺准备,在完成设计资料的工艺审查和设计评审后有技术部负责进行工艺准备,内容包括:按产品研制需要提出工艺总方案、工艺技术改造方案和工艺攻关计划并进行评审;已经设置质量控制点,分别是进货检验、成品品检验两个环节,依据质量部编制的质量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工艺文件更改时需要提交申请,更改后的文件按公司文件控制要求重新审核、批准;与生产、检验有关的设备、工装等按GJB9001-2001标准7.6的要求每年检定一次,或在使用前检定,保证设备、工装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元器件、零件和原材料的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检验原材料才可投入加工和组装;外购和外协的产品使用前要经过检验,在从事成套设备生产时,贮存的装配件和器材应齐全并做出适当的标记,经确认易老化或易受环境影响而变质的产品应加以标识、并注明保管有效日期。元器件选用、测试、筛选符合规定的要求。

设施和工作环境,基础设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建筑物、工作场所(办公和生产场所)和相应的设施(如办公设备);程设备(生产设备、工装等)、硬件和软件(如计算机软件程序);持性服务,如:通讯、水电等;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维护办公场所和相应设施,及时维护,保持正常使用;技术部负责管理生产场所和相应的设备,保证生产时处于完好状态。由生产部和行政人事部负责维护工作环境,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对环境进行策划并组织实现和保护。

      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控制,产部负责对生产场所进行管理,使设施、设备、工装、物资等按工艺流程有序地放置;产场地应保持清洁,工作环境应符合文件规定的要求,技术部负责对环境温度、湿度、静电等进行控制,必要的时候要进行记录;产部负责对物料摆放、环境温度、湿度、光线、污染、腐蚀等进行控制,必要的时候进行记录;公场所以及公共场所等由行政人事部根据各部门的特点统一设计,做到整洁、采光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关键过程控制,技术部负责按本公司的工艺文件要求对关键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对于那些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本公司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由技术部负责按下述主要方式进行确认,对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对设施能力进行鉴定,应能满足过程的要求;对人员能力的评定和考核,人员应有相关岗位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确认方法,应使用国家、行业或企业规定的方法和程序有确认记录;需要时,可进行再确认。

    关键件、重要件的控制,由技术部负责对关键件、重要件进行控制,按GJB909的有关规定执行。技术部负责在产品投产前,对生产准备状态进行检查。检查后应写出检查报告,对能否投产提出结论性意见,如发现影响投产的问题应限期加以纠正,并负责跟踪管理。检查的内容包括:生产所需的成套技术资料是否完整齐备;设备、工装、工具等是否充分;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是否适应生产需要;各项技术管理措施的完善性和可行性。